● 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单位 ● 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 ● 故宫博物院文物家具修复单位
一槌定音之关毅老师讲述:官皮箱的前世今生
信息来源: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:2020-01-12 收藏此页

官皮箱,是明清时期盛行的一种实用的小形储物匣,主要就是用来放一些体己物件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官皮箱应当属于小型庋具,但是从功能性上看,官皮箱亦为梳妆用具,归入镜台一类。由于大部分是女眷们使用,官皮箱更多的是作为“梳妆匣"或"梳妆箱"。

清 黄花梨花卉纹镜架官皮箱

打开装饰华丽的官皮箱箱盖,盖下有一个浅浅的平台,可以用来放置镜台、镜架,可以支起妆镜,方便梳妆,这种设有多个小抽屉可供妇女挑拣首饰梳妆用的器具,自明代开始流行直至清代中期逐渐退出流行,其名称虽然写法各异,但在明代的《天水冰山录》和清代的《内务府现行则例》等多种历史文献中,皆被称为“拣妆”。

清   黑漆嵌螺钿加金银片吹箫引凤图拣妆

自明代起,官皮箱内部的结构格局就已经形成了,入清以后,只是外观的流行式样有了一些变化:例如:外开门取代了内插门,菱花或圆形的面叶取代了横长方形的面叶。

明晚期  黄花梨“喜上眉梢”纹官皮箱

至清代中期,水银玻璃镜开始普及,梳妆匣便逐渐为功能近似的玻璃镜支匣所替代。

黑漆描金嵌染牙妆

总的来说,明清时期的官皮箱或有百宝镶嵌、大漆满饰立粉彩绘的华丽雍容,或满雕花纹的玲珑可爱,也有不加雕琢的全身光素的做法,但通体不离平顶、盝顶两式。


黄花梨雕喜鹊登梅云凤纹官皮箱

明式官皮箱有的全身光素,有的门上略施雕饰,有的改两开门为插门。至于箱顶,以平顶的为多,盝顶者较少见。清代官皮箱做工多精巧考究,为了美观,一般在里面抽屉面上是看不到明榫的,箱子上的铜件制作精巧,整个箱子看上去精美绝伦。


清 黄花梨嵌宝龙纹盝顶式官皮箱

官皮箱往往还在顶面或两侧装有提手,很方便提携;咱们也可以直接把它看做一种便携式的私人保险箱,既能够存放贵重物品,还容易搬移挪动。所以它常用于官员巡视出游之用,稍有身份的人都会备上一只,用以保存印章、账册、契约等重要文件,或珠宝首饰等贵重细软。

黄花梨嵌百宝婴戏图官皮箱

那为什么常常用作妆奁使用的官皮箱,要叫“官皮”二字呢?它与“官”、“皮”又有何关联?

其实,这个名称是有以讹传讹的成分。

明末 朱漆官皮箱

根据资料表明,官皮箱真正诞生在明代,确实是官家用品,主要用于盛装官方文件或者是文房用具。当时正是元明交战的时候,由于明军沿着长城万余里布防,路途遥远,军饷宝钞和机要文件的安全运送十分困难,迫切需要一种坚固、轻便、防雨的容器来加以盛载。

元代  马背便携式漆皮箱

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

于是,参照蒙古人的马背漆皮箱设计制作了一种庋具,表面髹涂代表明朝官方权威的朱红大漆,这就是几百年来民间百姓口口相传的官皮箱。  它的形制很特别,其箱盖的造型为拱券式,很像棺材的模样,“棺”“官”二字同音,民间常作谐音的比喻,在百姓们眼里,这种官员携带的棺形皮箱最形象的称呼则莫过于“官皮箱”了。

明初 朱漆官皮箱

由于用牛皮脱模制作,以木条做盖枨、箱口及底座,还会糊麻布,做漆灰底,髹漆多道,故箱子较轻,便于携带,耐朽性极强,还能防水,即使天气再恶劣,里面的机要文件、军饷宝钞等重要物品依旧能安然无恙。而在明朝建立之后,它常用于官员巡视出游之用,故匠师俗称“官皮箱”。

明早中期 朱漆戗金缠枝莲龙纹御用皮箱

官皮箱都为官造,民间不得僭用,由于它的材质不便于长久保存,再加上明末清初时的时局动荡,存世极少;拣妆的本名佚失,张冠李戴的官皮箱又不慎被载入书籍之内,以讹传讹,乃至于约定俗成。

而原先官员盛放文件的“官皮箱”,也就变成了后来我们所说的镜台之属。以至于清代时所说的官皮箱不仅与“官”不沾边,与“皮”的关系也不大。

黄花梨  镜架官皮箱

箱匣虽小,但开合自有天地,外看不奇却内有乾坤,恰如如苏轼词中所言,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。
看似不起眼的百宝箱在层层叠叠展露出来以后往往能让人大吃一惊。将珍贵的首饰纳入其中,让财富不惹人眼,体现的是古人的内敛之道。


下一篇:没有了